客服电话:18855113454
宋文治
备案作品:5174幅关注:333637
http://artist.songwenzhi.zhuokearts.com
扫描进入艺术家微官网
简介

   宋文治,1919年10月生,江苏省太仓县人。笔名宋灏。早年家贫,小学毕业后到上海广告社学徒,业余时间到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沪校学习半年素描,后长期任小学、中学、师范学校美术教师,工作之余刻若学习绘画,成就甚大。 1919年农历9月5日(阳历10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太仓市,养父养母在太仓西郊镇开小面店为生,后因经营不善,日益败落,生活困难。幼时困苦的生活,对其一生产生了巨大影响,造就他自强、自立、坚毅、奋发的性格。    1931年初级小学毕业。在学校美术课成绩名列第一。经常描摹香烟盒上印的<水浒>等古典人物画,初步萌发了对美术的兴趣。自太仓毓娄商业中学肄业。曾有作品被选送参加国际儿童画展,并获纪念奖。在县城书店购得《芥子园画谱》临摹习画,开始自学国画。    1935年经上海亲戚介绍入上海秀堂广告社当学徒,前后一年半。学习美术字、装潢设计等。假日去上海大新公司、永安公司画廊参观画展。观摩了张大千、齐白石、任伯年、吴湖帆、张石园及日本竹内栖凤等画家的作品,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对国画的兴趣。    1936年离开秀堂广告社。得苏州亲戚帮助入苏州明光眼镜公司任助理会计兼橱窗设计。    1937年日军进犯上海,殃及苏州。失业回老家,靠借贷勉强度日。    1938年路遇太仓城中小学美术教师,得其介绍入太仓浏河小学担任美术教师。   1941年得上海亲戚资助,考取苏州美专沪校。时颜文梁为校长,教师有蒋仁、朱士杰、陈旧村等。学习西洋透视学、素描、水彩等技法。半年后,日军占领租界,学校被迫停学。   1942年回太仓,任城中小学美术教师,兼任太仓西厢小学美术教师。是年专程赴上海向乡前辈朱屺瞻先生求教。   1943年借调到太仓中学(原太仓师范)代教美术课,不久转为正式教师。开始参加太仓文化人士组织的曲社,研习昆曲、京剧、评弹等艺术,增加了多方面的艺术修养。   1944年和表妹杨冰女士结为伉俪。迁居太仓城厢镇。   1945年在太仓中学任教,兼任太仓县立中学美术教师。   1946年经太仓县教育局推荐,任太仓民教馆馆长,负责美术、体育等活动。   1947年辞去民教馆馆长之职。经太仓唐祥伯介绍,赴安亭师范任教。自此在该校任教长达十年之久。同时兼任安亭震川中学美术教师。经朱屺瞻介绍,拜海上名家张石园为师。   1948年在震川中学教学之余,创作花鸟、山水等作品百余件,在校举办画展。义卖得米一百八十余担,全部赠送学校,建“松隐庐”以扩大教师办公用房。"松隐庐"由国学大师唐文治撰文,吴湖帆手书,立石铭于“松隐庐”墙内,以志纪念。一次偶然机会,获观陆俨少先生作品,钦佩之至。前后三次专赴南翔拜访陆先生,最后一次幸获得见,从此经常与先生一起看画谈艺,交谊在师友之间。1949年全国解放,安亭师范也获新生。兼任校总务主任。由陆俨少先生介绍拜上海名画家吴湖帆先生为师。在向张石园、吴湖帆先生请教之外,更多的是得到陆俨少先生的指导。    1949年陆俨少作《松隐庐》长卷相赠,该卷引首由吴湖帆题,卷末有沈尹墨、陆俨少、邓散木、白蕉、叶恭绰、徐邦达、启功、黄怡庵等先生题跋。    1951-1954年全家自太仓迁居安亭镇,生活日趋安定。1952年,次女玉英出生。参加安亭师范扩建校舍工作,亲自设计草图并赴各地采购树木、花草以绿化环境。每逢星期日,去上海向师友求教。暑假到富春江、太湖等地写生。   1954年,次子玉明出生。   1955年应安徽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局之邀,与陆俨少,孔小瑜,徐子鹤四人赴合肥参加艺术创作活动两个多月。期间到梅山水库、黄山等地写生。创作《桐江放筏》、《黄山松云》入选全国国画展览。此次在安徽的艺术创作活动,虽只有短短两个多月,却给了宋老一次深入生活、进行创作的锻炼和实践。   1956年《桐江放筏》、《黄山松云》先后在《人民日报》发表。《桐江放筏》在《人民画报》画刊发表并做重点介绍。作品《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参加"江苏省国画展"获三等奖。赴南京参加江苏省国画家座谈会。当选为嘉定县人民代表。   1957-1959年6月,经江苏省国画院筹委会推荐,调省国画院工作。期间,赴省内各处深入生活,创作了《放鸭》、《牛首山》、《邵伯水闸》、《南京长江大桥在建设中》、《锦屏山磷矿》、《中山陵》等作品。其中《劈山引水》(与金志远合作)参加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发表于《中国画》杂志。在创作上不断向傅抱石、李可染、钱松喦等先生学习、请益,得到很大帮助。   1960年3月,江苏省国画院正式成立,任副画师兼院长秘书。9月,作为由傅抱石、亚明率领的江苏国画家的一员参加在全国六省十几座城市访问和写生活动,担任后勤总管。行程二万三千里,画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在全国美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品有《华岳参天》、《山川巨变》(横幅)、《山城晓色》、《广州造船厂》等。江苏油画展赴京展出,即兴创作油画《洞庭春色》参展。《光明日报》评该作是油画民族化的有益尝试,并有单页画出版。    1961年创作《山川巨变》(二稿)、《韶山》、《红岩》、《枣园秋色》、《杠甫草堂》等数十幅作品。参加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江苏省国画院“山河新貌画展”。《山川巨变》、《枣园秋色》等在《人民日报》发表。江苏人民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了《山河新貌》画集、画辑,有部分作品入选其中。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1962年创作《江南春朝》、《太湖之滨》等作品,开始反映江南水乡的创作。《太湖春朝》被北京荣宝斋制成水印木刻后,十余次再版。刻画和《山川巨变》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是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与张安治、白雪石、陈大羽四人首次赴井冈山写生,归来在北京举办了“井冈山写生画展”。展品全部被中国对外文委收藏。 1963年由中国美协主编、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画中山水》专题片,反映了傅抱石、关山月、李可染、吴湖帆、钱松喦等画家深入生活、创作活动的情况。《山川巨变》也在该影片中被介绍。由中国美协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李可染、叶浅予、黄胄、关山月、亚明、石鲁、宋文治等十几位画家作品的专集。《宋文治作品选集》由吴湖帆题字,钱松喦作序。是年初登庐山,二上井冈山。创作了《庐山人工湖》、《井冈山朱砂冲哨口》、《瑞金云石山》、《茨坪》等作品。   1964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宋文治山水画小辑》。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苏厅创作《运河两岸稻花香》巨幅作品。创作《新安江上》。   1965年借调到江苏省京剧院担任京剧《江姐》舞美设计,前后近一年。秋,上海市政府邀请傅抱石、钱松喦、宋文治、张文俊等为上海国际机场创作巨幅山水画《井冈山》。一行乘飞机赴上海接受创作任务,回宁后因傅抱石突发脑溢血逝世,此画未能完成。在此期间,前后在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学院、工人文化宫兼课,教授山水画技法。全家自安亭迁居南京。   1966-1969年“文化在革命”开始,先后在高资蚕种场、桥头省五七干校、金坛等地学习、劳动。   1970-1975年从五七干校奉调回南京,参加省美术创作组。1973年起任省美术创作组副组长。期间曾到南京炼油厂、徐州微山湖等地深入生活。创作《太湖新装》、《太湖清晓》、《南京长江大桥》、《南京炼油厂》、《扬子江畔大庆花》、《银线跨太湖》、《向阳渠畔春意浓》等作品。《向阳渠畔春意浓》被印制成单页画发行。   1976年因心脏病住“八三”医院治病。1月,惊悉周总理逝世,当夜即写《梅园长春》一画以寄托哀思。《梅园长春》入选全国美展并出版。此画前后共作四稿,两稿赠梅园新村收藏,一幅由廖承志题字、赠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   1977年江苏省国画院恢复成立,任副院长。创作《茨坪长青》、《韶山朝晖》(与金志远合作)两张巨幅山水。《茨坪长青》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韶山朝晖》为毛主席纪念堂收藏陈列。开始尝试彩墨相间的画法,有《轻舟已过万重山》、《黄山晴雪》、《巫峡高秋》、《井冈山朱砂冲哨口》等作品问世。随江苏省国画家赴湖南写生,创作《雷锋故居》、《韶山灌渠》、《爱晚亭》、《长沙烈士纪念碑》等作品。后因病提前返宁。   1978年应外交部之邀,赴北京作画。在北京友谊宾馆为文化部创作大幅作品《飞流图》,作为国家礼品,由国家领导人出国赠外国元首。参加江苏省政协四界全会,当选为省政协常务委员。   1979年应广东省政府的邀请,赴广州为小岛国宾馆创作《小鸟天堂》、《黄山》等大幅作品。4月,由北京荣宝斋和香港集古斋主办在香港举办“金陵八家画展”。与亚明、侯凯、王大山等一行四人赴港出席开幕式。出版《金陵八家》画集。自香港返宁,创作《香港》。秋,赴京参加全国第四届文代会和中国美协第三届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美协理事。应聘为杭州西泠印社社员。   1980年春,赴日本出席“江苏省国画院书画展”,任代表团团副团长。在日期间,参加了东京、大阪、长崎、神户、北海道等多座城市。有《岚山--周总理纪念碑》、《阿苏火山》、《札幌雪景》等作品问世。自日本回国,在无锡休整,为无锡小箕山国宾馆作大幅山水《太湖》。江苏省美代会召开,当选为中国美协江苏分会副主席。   1981年4月,北京荣宝斋、日本西武在日本东京举办宋文治新作展。中国驻日大使符浩和夫人出席了开幕式。出版了展览画集。回国,住北京饭店作大幅山水《庐山飞瀑》。应邀在北京画院讲学。夏,由中国美协、中国美术馆主办,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宋文治画展。国家领导人王震、谷牧、彭冲,美术界著名人士华君武、李可染、吴作人、蔡若虹、叶浅予以及日本著名画家赤松俊子、丸木位里等出席了开幕式,《人民日报》等多家新闻单位予以报道。期间,由中国美协叶浅予副主席主持召开了宋文治画展座谈会。   1981年10月,与亚明一起赴新加坡出席亚明、宋文治画展开幕式。各出版画集一本。作品在新加坡展销,所得稿酬六万元,全部捐赠给江苏省省画院。中国国际书店将个人历年珍藏部分名家作品汇集出版了《现代中国画集粹》大型画集。作品《轻舟已过万重山》被中国美协选送参加法国沙龙展。   1982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宋文治画辑》。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宋文治山水画集》,画集由赵朴初先生题字。春,和宋玉麟合作《洞庭春晓》大画,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苏厅陈列之用。   1983年春,宋文治山水画展在江苏省美术馆举行。《晨韵》、《飞流》、《黄山石笋图》三幅作品被中国美协选送美国参加现代中国画在美巡回展。展出期间美方出版了画集。《石笋峰》一国在美国一大型刊物上刊登,并有大篇评论文章。是年创作《唐人诗意》、《层峦积雪》、《青山横云》等作品。省政协五届全会召开,连任省政协常委。被聘为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   1984年1月,应安徽文化局的邀请,在安徽省博物馆举办宋文治画展。展出作品90余件。画展结束,偕玉麟、易进、萧瀚一起赴皖南写生,归来创作了《云岭朝晖》、《桃花潭》、《章渡清晓》等作品。秋,作品《唐人诗意》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应日本神户鳞美术馆的邀请,赴日参加该馆的开馆仪式并举办宋文治山水画小品观摩会,游览了富士山、日光等风景胜地。   60年代中国现代绘画创作的开拓者之一。11月退出江苏省画院的领导工作。12月,赴北京出席第五届全国文代会。   1985年春,江苏省国院文化交流中心成立,当选为副理事长。南京大学东方艺术中心聘为终身教授。中国美协第四届代表大会在济南召开,当选为中国美协理事。应香港方面的邀请,由文化部派遣,和吴冠中一起参加香港艺术节,举办方召麟、王季迁、宋文治、吴冠中画展,并进行讲学活动。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宋文治山水画选集》,国家领导人王震率中日友好代表团赴日访问,作品《源远流长》作为国礼赠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秋,应福建省政府、省政协的邀请,偕杨冰赴福建写生,并出席厦门陈嘉庚在集美60周年庆祝活动。在福建因病住院治疗,未能去武夷山写生。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宋文治山水画小辑》,前后共出版了六辑。创作《白云飞流》、《富春山居》等作品。   1986年应美国运通公司之邀,北京、南京、广州、云南等地八画家赴美并举办文化交流和作品观摩会。法国总统密特朗访宁期间,作品《庐山飞瀑》经江苏省省长顾秀莲作为省政府礼品赠密特朗总统。   秋,将多年收藏的朱屺瞻、陆俨少的作品汇集,由荣宝斋出版《朱屺瞻、陆俨少作品精选》。创作泼彩作品《蜀山小景》、《晴雪》、《天都积翠》等,意味着宋老整个创作中一个新的阶段和新的境界。黄苗子形象地概括变法后的创作特点:“境象笔墨之外,别有画在”,“不在有形处,而在无形处”,“不意如是而忽然如是。”   1987年北京荣宝斋出版《宋文治画谱》及《宋文治山水画小辑》四套。应邀为北京京丰宾馆创作《太湖》大画。7月,列入英国为牛津大学主编的1987年世界名人录、英国剑桥大学主编的远东亚太地区名人录。创作泼彩作品《嘉陵静泊》、《华山》、《匡庐雪意》等。   1988年4月,应联邦德国阿登纳基金会之邀,偕宋玉麟访问德国,并在底林恩市举办了宋文治新作展。画展在市政大厅举行,底林恩市市长芮渥纳特致开幕词,阿登纳基金会主席黑克博士及中国驻德国文化参赞邓志全和数百来宾出席开幕式与酒会。在德期间,访问了法兰克福、波恩、慕尼黑、柏林、汉堡等城市,参观了艺术馆、博物馆并和德国艺术家进行了交流。   1988年9月,偕杨冰和亚明及夫人一行四人应澳大利亚东方艺术馆这邀赴澳访问并在悉尼大学讲学。   1988年10月,赴美参加中国国际书店在纽约东方画廊举办的金陵画展。省政协第六届全会召开,继续担任省政协常委。被评为国家一级美术师。   1989年年初,在省美术馆举办赴德画展回宁汇报展览,此为在宁举办的第二次个展。6月,为天安门城楼作大幅山水《轻舟已过万重山》。12月17日,太仓县人民政府批准建造的宋文治艺术馆正式开馆,陈列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59件、明清书画30件及出土古陶器30件均无偿捐赠给家乡。省电视台、《解放日报》、《新华日报》、香港《文汇报》等都对艺术馆开馆做了报道。   香港集古斋举办八家山水画展,参展画家有李可染、陆俨少、谢稚柳、关山月、宋文治、吴冠中、程十发、亚明,并出版了《八家山水画选集》。为香港中国银行新厦作巨幅大画《轻舟已过万重山》。担任全国第七届美展评审委员,赴广州参加评选工作。山水画两幅入选七届全国美展。《新华日报》著名记者吴友松出版《人物春秋》一书,内收录介绍宋文治的文章《二上世界名人录》。   1990年4月,赴日本参加荣宝斋与日本西武合作十周年纪念画展,30件作品参展,并出版了展览画集。   1991年元旦,在深圳参加陆俨少作品回顾展。3月,偕杨冰赴香港荣宝斋有限公司举办的宋文治山水画作品观摩展。出版了《宋文治画集》。自香港回来,即在北京荣宝斋举办汇报展。《中华英才》大型画报第三期刊登泼彩新作和评论文章。《现代中国》第三期发表评论文章并介绍宋文治艺术馆收藏的部分作品。   1992年3月,应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之邀,偕杨冰赴港,在中文大学讲学一月。期间与香港文化艺术界著名人士饶宗颐、高美庆、刘国松教授等进行了学术交流。4月,取道北京赴日本参加荣宝斋和日本怡文阁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主办的宋文治新作展,出版了《宋文治作品选集》。中国驻日大使杨振亚为画展致贺词。12月,在深圳参加中国画研究院和深圳画院主办的深圳国际水墨画展开幕式。   1993年2月,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并获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3月,应国务院之邀,赴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创作《轻舟已过万重山》,13日有钓鱼台国宾馆受到国务院总理李鹏和夫人的接见。6月去常熟筹建松风亭。由朱屺瞻题写匾额,谢稚柳书写对联,陈佩秋书写《松风亭记》。冬省政协第七届全会召开,再任省政协常委。   1994年5月参加《工人日报》为患肾病女工捐画义卖活动。9月参加为影片《南京大屠杀》摄制组捐画义卖活动。先后多次为地震灾区、希望工程、残疾人协会、儿童福利基金会、红十字会等捐画、捐款。作品《江南春色》入选全国八届美展。10月,赴北京参加荣宝斋成立100周年纪念活动。在中国美术馆参加纪念傅抱石诞辰90周年大型画展开幕式并出席研讨会。   1995年初夏,为全国政协新大楼主席会议室作八尺大画《轻舟已过万重山》。为江苏省委作《太湖春晓》。7月,赴北京为全国人大作画两幅。9月,在宁参加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中日书展开幕式并致词。10月去常熟出席松风亭落成茶话会。冬,作品《章渡清晓》参加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画展。    1996年夏、冬为庆祝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分别创作《苍松图》、《坚松叶茂图》等作品。秋,应香港回归庆委会之邀,创作《海棠花》及书法各一幅,为出版大型画册做准备。谢稚柳、启功、程十发、宋文治、陈佩秋、田世光、刘旦宅等十位著名书画家参加此次创作活动。12月,当选全国第六届文代会代表,赴北京参加会议。 1997年5月1日,应香港东方国际电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志荣邀请,偕宋玉明赴港参加香港回归中国现代名家画展。5月8日,自港返深圳,为五洲大酒店作大画两幅(与孙日晓合作)。初夏,创作《轻舟已过万重山》,由李鹏总理作为国礼赠法国总统希拉克。8月,宋文治山水作品展在南京金陵美术馆开幕,江苏电视台、省电台、《新华日报》等各报刊均对画展作了报道。12月,赴北京参加庆祝江苏省国画院建院4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为荣宝斋创作《峡江》,为新侨饭店作《四季山水》四幅。参加省第六届文代会,当选省文联名誉委员。创作《苍松图》等作品两幅,赠纪念周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活动。   1998年1月,作品《春》、《夏》、《秋》、《冬》参加文化部在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的中华五千年文明艺术展。5月5日,捐赠给太仓宋文治艺术馆的40件作品在上海朱屺瞻艺术馆展出。8月,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大型系列画册《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宋文治》,郜宗远先生作序。   1999年2月,在南京度除夕。春节后任省文史馆副馆长。4月2日回宁,住省人民医院检查,经CT诊断为肝癌。   5月4日,由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医院院长、中科院院士吴孟超,副院长杨甲梅教授来南京省人民医院主刀,作肝部手术,切除肿瘤。7月27日,突发心衰,病危。8月10日,凌晨2时47分,因心力衷竭,肾功能衷竭病逝于江苏省人民医院。    2000年4月2日,宋老的汉白玉、青铜塑像在太仓宋文治艺术馆落成。    宋文治曾就读苏州美专。在太仓、安亭一带从事美术教育十六年。其间,先后师从张石国、吴湖帆、陆俨少、朱屺瞻习山水,深有传统根基。   文治山水,起首“四王”,后转益多师,笔墨融洽南北,骨力劲健,气势高迈,善作高远、深远之景;却又喜绘江南三月,风光旖旎,另具娴都之姿,在开创山水画新貌上有声誉。他的上世纪六十年代之代表作《山川巨变》,曾在中国画艺术影片《画中山水》中介绍过。多次入选赴欧美各国美术展览。出版有《宋文治作品选集》、《日本西武画展选集》、《宋文治画谱》等。 2 绘画经历编辑本段    他从事画艺初期由《芥子园画谱》、清初“四王”入手,笔墨精妙,品味高雅,继而又上溯明、元、宋笔墨韵致,兼融南北诸家。曾得朱屺瞻、陆俨少二老指点,又从张石圆、吴湖帆学画,得见大量名家真迹,心摹手追。特别是在解放后他开始背起画夹走向自然,广师造化,进一步融合诸家诸法,致力于探究以传统笔墨表现新时代风貌,历二万三千余里,创作出大批讴歌祖国山河的、属于自己的、溶入了新时代特点和现代人感情的山水画。 1956年便以成名作<桐江放筏>在画坛崭露头角。受清僧石涛“笔墨当随时代”等思想影响,他在特定的绘画语境中用“老瓶装新酒”,创作出了<山川巨变>等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个人画风也随之一变。之后他继续坚持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游历名山大川,外师造化,内得心源,不断锤炼笔墨,开拓画境视野,继续以传统水墨写意笔法表现时代风采,由此画名日隆。他以典雅独致的审美观念和笔触生动地描绘黄山、庐山、长江等,作品构思精巧严谨,笔墨苍劲凝练,画风清新秀润,气势雄放宏大,意境深邃隽美。特别是他的江南风情画作因为清丽典雅、个性秀逸明快而独标一格。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宋文治受泼墨泼彩等画风影响,借鉴青绿山水、浅绛山水和西洋水彩等画法,大胆否定自我,再次开拓思变,进一步地锤炼新的绘画语言,力求探究中国画未来新路,终以没骨泼彩山水画新风貌凸现于世。与张大千、刘海粟凭借激情泼墨泼彩偶然所得画法不同的是:他大胆地将泼彩、流痕、拓迹等渲染手法与勾、皴、擦、点等传统笔墨有机地融为一体,作画程序恰与水墨设色技法相反,意在笔先,于色中施墨,并在绘画中增添了“制作”技巧成分,由此淋漓尽致地表现客观自然,这同时也显示了他驾驭笔墨,丰富变幻的技巧,又再次引起了我国画坛的密切关注。他还曾被誉为“当代山水画八家”之一,因其喜绘江南水乡柔美虚灵、清新隽秀的风光,秀润中见苍茫,得有“宋太湖”之雅号,由此进一步地延续和发展了现代“金陵画派”山水画风。 3 个人嗜好编辑本段    宋文治“三癖” 名家的业余“癖好”,历来都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傅抱石平生好酒,醉卧画坛是常事。启功先生好玩毛公仔,家中摆放的各式毛公仔,趣致极了。说到宋文治的癖好:一是戏曲,二为美食,三乃收藏,这在美术圈中流传甚广。    “戏曲癖”    宋文治的家乡江苏太仓,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的乡民受传统影响,爱好戏曲、书画相习成风。年轻时的宋文治,在家乡时就爱好绘画和戏曲。他喜欢戏曲的范围很广:京剧、昆曲、评弹、黄梅戏等,他喜欢观赏,还喜欢演唱。他嗓音好,尤擅唱小生,如《琴挑》里风流倜傥的潘必正,《焚香记》里落泊失意的书生王魁等等。他还会演唱《长生殿》里唐明皇夜游御花园的片段,唱腔、音色、扮相极像俞振飞,朋友们都说他是“小俞振飞”。   宋文治虽然不是北京人,但谈起京剧,他如数家珍,马连良、程砚秋、梅兰芳等梨园名角经常挂在嘴边。数年前,他应邀到北京为全国政协主席会议室绘画作品时,曾与李瑞环主席一起大谈京剧。李瑞环当时就感叹道:“谈得真开心!宋先生真懂戏。”还将许多“音配像”的京剧录像带和录音带送给了宋文治。   “美食癖”   太仓地处长江三角洲,乃江南鱼米之乡,有着“美食”的传统。那时“同期”轮流在各家举行,被轮到的这一家,事先得早作准备,花两块大洋请两个人:一是琴师,一是厨师。由于是大家轮流做庄,因此各家都得使出浑身解数,让朋友们在自己家中吃得比别家好,花样也不同。宋文治风趣地说:那时没钱,当然是“跟吃”为多了。   宋文治对淮扬、鲁、川、粤四大菜系,以及许多地方名菜、名点,其特色、口味,以及这些菜最正宗、最传统的做法及配料都了如指掌,而且会品味,能说出其所以然,告诉你这个菜应该改进。他品菜评菜,能让南京金陵饭店、北京饭店、钓鱼台国宾馆等大饭店的特级厨师都称一个“服”字。记得数年前,笔者与宋先生在南京金陵饭店进餐时,他滔滔不绝地谈起了淮扬菜的风味,谈兴正浓时,即刻把厨房的大厨师唤来,专门添加了一味“东坡肉”,让我们品尝到地道的淮扬菜色。   “收藏癖”   家乡的文人墨客在将戏曲、美食的雅好带给宋文治的同时,也将收藏书画之癖传染给了他。如果说,他对戏曲和美食的癖好是“好玩”的话,那么收藏书画则是他用心去做的一件大事,除了绘画以外,花去精力最多的当推书画的收藏。   宋先生最早收藏到的字画是任伯年的《白头》和赵之谦的《海棠》团扇,是太仓画友让给他的。后来,与外界交往多了,便把重点转向现代名家。在五六十年代,主要收藏海上名家的作品;70年代开始,北京画家的作品也渐多了起来;当代名家傅抱石、齐白石、吴作人、陆俨少、唐云、黄胄等人的精品都收集其中。有时碰到一些古代书画,也会倾其所得之稿酬,选购到文征明、董其昌、郑板桥、吴昌硕等名家之作。   宋文治收藏书画,当初是为了借鉴和学习,用他的话说:“求得佳作,置于案头,信手可翻,似师似友,获益匪浅。”他在与当代前辈和同道画友的长期交往中,或拜求,或交换,或购买他们的精品。日积月累,终于使他在成为国画大家的同时,又成为一位颇负盛名的收藏家和鉴定家。80年代,他曾将收藏的名家精品编印出版成集,供后学者参考学习,并在1989年将所收藏的30件明清书画及30件出土古陶器,无偿捐献给他的老家——太仓宋文治艺术馆。

写一条留言吧

客服电话:15055321958、18955186978

©2005-2021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